首页 资讯 正文

走进“全国文明村镇”庐山西海上畈村 探寻和美乡村的“幸福密码”

体育正文 190 0

走进“全国文明村镇”庐山西海上畈村 探寻和美乡村的“幸福密码”

走进“全国文明村镇”庐山西海上畈村 探寻和美乡村的“幸福密码”

中新网(zhōngxīnwǎng)九江6月7日电(熊锦阳 柯宏昌(kēhóngchāng)) 庐山西海(xīhǎi)风景名胜区巾口乡上畈村背靠(bèikào)幸福山,面临庐山西海,境内拥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花千谷、江西省4A级乡村(xiāngcūn)旅游点幸福里,旅游资源得天独厚,交通区位优势凸显。近日,这个(zhègè)村容美、治理美、产业美、人文美、生活美的和美乡村,荣获“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”称号,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鲜活典范。 图为庐山(lúshān)西海风景名胜区巾口乡上畈村。 郭火平 摄 文化赋能 解锁(jiěsuǒ)风尚密码 在村委会门口的文化广场(guǎngchǎng)上,“幸福西海农民文化”志愿服务队正在排练新节目,这支由20多位村民组成的文艺队已成为上畈村的一张文化名片。据介绍,“幸福西海农民文化”志愿服务队精心编排了(le)旗袍(qípáo)秀《庐山(lúshān)西海我(wǒ)的家》、歌伴舞《西海情歌》、快板《西海变了样》、配乐诗朗诵《面朝西海春暖花开》等原创文艺作品,以寓教于乐的文艺活动提升(tíshēng)村民道德素养。 依托新时代文明(wénmíng)实践站,上畈村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创新(chuàngxīn)开展了一系列(yīxìliè)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。通过点单平台组织便民志愿服务、理论政策宣讲等活动三十余场,让(ràng)理论宣讲“沾泥土”、志愿服务“暖人心”。 典型(diǎnxíng)引领 解锁向善密码 2022年,上畈村开办了“幸福公德(gōngdé)银行”,村民们(men)的文明行为都能兑换积分。 余邓民是村中“存款大户”,打扫卫生加3分(fēn),帮邻居修水管加5分......现在他的“账户”里已经存了(le)20多分,能(néng)兑换不少生活用品(shēnghuóyòngpǐn)。“以前觉得做好事是应该的,现在还能‘存’起来,大家做好事的积极性更高了。” 为推动文明实践与乡村(cūn)治理深度融合,上畈村创建了“幸福公德银行(yínháng)”机制,整合多方力量,对村民文明行为进行积分管理。通过设立“道德(dàodé)红黑榜”,常态化开展“好婆媳”“文明家庭”等评选活动,发挥榜样带头作用(dàitóuzuòyòng),树立先进典型。 截至目前,村中54户家庭成为储户(chǔhù),累计兑换积分500余分,真正(zhēnzhèng)实现了制度引导和道德感召,向善(xiàngshàn)、行善已成为上畈村的文化主流。 产业(chǎnyè)兴民 解锁振兴密码 在上畈村福橙基地,脱贫(tuōpín)户陈汝龙正忙着给果树(guǒshù)施肥。“以前在外打工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。” 据了(le)解,通过(tōngguò)“企业(qǐyè)+村集体+脱贫户”的发展经营模式,上畈村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,打造了乡村振兴基地、农旅融合示范点、福橙产业基地等项目。目前全村发展红薯、脐橙、桑葚等特色产业,已带动100余人就业,村民年收入显著提升(tíshēng),为(wèi)文明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。(完)
走进“全国文明村镇”庐山西海上畈村 探寻和美乡村的“幸福密码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